中国所生,不过淡、苦二种;其名目奇异者,列之于后条也。
宜高平之地。 近山阜,尤是所宜 〔1〕 。下田得水即死。 黄白软土为良。
正月、二月中, 取西南引根并茎 〔2〕 ,芟去叶,于园内东北角种之,令坑深二尺许,覆土厚五寸。 竹性爱向西南引 〔3〕 ,故于园东北角种之。数岁之后,自当满园 〔4〕 。谚云:“东家种竹,西家治地。”为滋蔓而来生也。其居东北角者,老竹,种不生,生亦不能滋茂,故须取其西南引少根也 〔5〕 。 稻、麦糠粪之。 二糠各自堪粪,不令和杂。 不用水浇。 浇则淹死。 勿令六畜入园。
二月 〔6〕 ,食淡竹笋;四月、五月,食苦竹笋。 蒸、煮、炰、酢 〔7〕 ,任人所好。
其欲作器者,经年乃堪杀。 未经年者,软未成也。
【注释】
〔1〕《要术》种的是单轴型散生竹。栽在靠近土山的地上,有背风向阳的好处。《要术》地区是散生竹类分布的北区,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栽培最为有利,因其地日照强,冬季气温较高,有利于散生竹类的防寒越冬。
〔2〕根并茎: 竹鞭连同长着的竹竿。“根”指地下茎,即竹鞭的俗称;实际竹竿的竿基上长的和竹鞭节上长的须根,才是真正的根。“茎”指竹子,即竹竿;实际竹子的地下茎是“竹树”的主茎,其竹竿是主茎的分枝。“根并茎”,即挖出带着一定长度的竹鞭的母竹,作为移植母株。其移植季节,在散生竹类的北区,阴历正月、二月是最合宜的时期。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地区,除酷热、严寒月份外,长年可移植。
〔3〕散生竹的竹鞭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延伸的特性,但也有向没有硬物阻遏的肥沃松软土壤延伸的特性,所以“东家种竹,西家治地”并不是绝对的,因此不能排斥向东南延伸的一、二年生新竹也可以移植。
〔4〕自当满园: 自然会长满一园。按: 散生竹的竹鞭具有在地下横走的特性,竹鞭的节上生芽,有的芽发育成笋,长成竹竿,有的芽抽成新鞭,继续前走,这样,在地下不断地延广和长出新竹,由一个或少数个体可以逐渐发展成为一大片散生竹林,这时就满园了。
〔5〕少根: 少壮阶段的竹鞭。按: 移植新竹关键在竹鞭的生长能力。一、二年生少年竹所连的竹鞭,处于青壮阶段,鞭芽饱满,鞭根健强,容易栽活,也容易长出新竹、新鞭。三、四年以上的是老龄竹,其所连必为老鞭,不易栽活,即使栽活,由于鞭芽无力,鞭根稀疏老化,出笋、行鞭困难,难得成林,所以不宜选为母株移植。这个记述很合理。
〔6〕“二月”,各本同,《辑要》引作“三月”。按: 淡竹出笋比毛竹春笋稍迟,一般在阳历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则阴历在三月才有笋,“二”疑应作“三”。
〔7〕炰(fǒu): 油焖。 “酢”即醋字,指笋煮后加醋浸食,下文引《诗义疏》有之。北酸南辣,这里不排斥煮后调醋吃。这和《诗义疏》“米藏”的菹菜不同,“酢”不是“菹”字之误。
【翻译】
中国北方生长的竹,只有淡竹和苦竹两种;其余名目新奇特异的,记录在后面〔卷十〕中。
竹宜于栽在高平的地上。 靠近土山的地方更为合宜。低地遇上渍水,便会死去。 黄白色松软的土最好。
正月、二月里,掘取向西南方向延伸的竹鞭连同长着的竹竿,去掉叶子,栽在竹园的东北角上;栽植坑要有二尺左右深,栽下后上面覆盖五寸厚的土。 竹子的本性喜爱向西南方向延伸,所以要栽在园子的东北角上。几年之后,自然会长满一园。俗话说:“东家种竹,西家整地。”这就是说,竹子会渐渐蔓延到西家地里去。旧竹园东北角上的竹子是老龄竹,栽下去不会成活,就是成活了也不能滋长茂盛,所以必须选取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少年竹作为母竹。 用稻糠或麦糠作肥料。 两种糠可以各别单独施用,不要混合。 不要浇水。 浇了便会淹死。 不要让六畜进入园里。
二月(?),有淡竹笋吃;四月、五月,有苦竹笋吃。 蒸的,煮的,油焖的,醋调的,随各人的爱好。
要作器具时,必须经过一年之后,才能砍来用。 没有经过一年之后的,竹竿软弱,还没有长成。
笋
《尔雅》曰:“笋,竹萌也。” 〔1〕
《说文》曰:“筍,竹胎也。” 〔2〕
孙炎曰:“初生竹谓之笋。”
《诗义疏》云 〔3〕 :“笋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生,尽九月,成都有之。篃 〔4〕 ,冬夏生。始数寸,可煮,以苦酒浸之,可就酒及食。又可米藏及干 〔5〕 ,以待冬月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无“也”字。下文“孙炎曰”,系注《尔雅》文,应列在《尔雅》文后,这里是倒错。
〔2〕《说文》是:“筍,竹胎也。从竹,旬声。”《要术》原引作“笋”,是后人传抄搞乱,今改复。他处均依今写作“笋”。
〔3〕《诗经·大雅·韩奕》“维笋及蒲”,孔颖达疏引陆机《疏》文与今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相同,但与《要术》引《诗义疏》大异。
〔4〕篃(méi):篃竹。《御览》卷九六三“篃竹”引《竹谱》:“篃竹,江汉间谓之箭竿,一尺数节,叶大如扇,可以为篷。”这是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Indocalamus)的竹。现在有的书以其中箬竹(I. tessellatus)为篃竹,竿细而矮,几乎实心,节间仅5厘米,1尺有几节,叶片很大,可作防雨等用具,也可包粽子。
〔5〕“米藏”,各本同,惟《渐西》本从吾点校改为“采藏”,今人校注本从之,其实“米”不是错字。按: 下文引《食经》有米粥腌笋法,卷九《作菹藏生菜法》多用米饭或粥清腌藏瓜菜,“米藏”正是此类,是利用淀粉糖化产生乳酸防腐作用并发出酸香气的菹藏法,即今酸泡笋。
【翻译】
笋
《尔雅》说:“笋,是竹的芽。”
《说文》说:“筍,是竹的胚胎。”
孙炎〔注解《尔雅》〕说:“刚生的竹叫作笋。”
《诗义疏》说:“笋都是四月出生。只有巴竹笋,八月出生,一直到九月底还长出,这笋成都就有。篃竹,冬天夏天都出笋。刚长出几寸长时,可以采来煮过,用醋浸着,可以下酒下饭。也可以加米饭腌作酸泡笋,以及晒作笋干,准备冬天食用。”
《永嘉记》曰:“含 竹笋 〔1〕 ,六月生,迄九月,味与箭竹笋相似 〔2〕 。凡诸竹笋,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长七八寸。长泽民家,尽养黄苦竹 〔3〕 。永宁南汉 〔4〕 ,更年上笋—大者一围五六寸 〔5〕 :明年应上今年十一月笋,土中已生,但未出,须掘土取;可至明年正月出土讫 〔6〕 。五月方过,六月便有含 笋。含 笋迄七月、八月。九月已有箭竹笋,迄后年四月。竟年常有笋不绝也。”
《竹谱》曰 〔7〕 :“棘竹笋 〔8〕 ,味淡,落人鬓发。 、 二笋 〔9〕 ,无味,鸡颈竹笋 〔10〕 ,肥美。篃竹笋,冬生者也。”
《食经》曰:“淡竹笋法: 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尽。煮糜一斗,分五升与一升盐相和。糜热,须令冷,内竹笋咸糜中一日。拭之,内淡糜中,五日可食也。”
【注释】
〔1〕含 (duò)竹: 也写作“ ”,据吴末晋初的沈莹《临海异物志》和元代李衎《竹谱详录》卷六“ 竹”所记,竹竿大如足趾,坚厚直长,竿内白膜上面长着茸毛,浙东沿海山中很多。但未详是何种竹。
〔2〕箭竹: 竹亚科的Sinarundinaria nitida。竿细劲,可作伞柄、箭竿等。笋供食用。
〔3〕黄苦竹: 苦竹属(Pleioblastus)的一种,竿皮黄色。苦竹笋,有的不堪食用;有的煮过减煞苦味,可以吃,就是《要术》四五月吃的。
〔4〕永宁: 县名,汉置,晋因之,治所在今浙江温州。长泽县,隋置,在今陕西;南汉县,刘宋置,在今成都北。《永嘉记》作者郑缉之是刘宋时人,如以二地名为县,时代地区均大相乖违,殊谬。又据《晋书·地理志下》,永嘉郡统辖永宁(郡治所在)、安固、松阳、横阳,仅四县,根本没有长泽县、南汉县。所以这里的长泽、南汉都是永宁县属下的乡里名,不得率尔以县当之。
〔5〕一围五六寸: 周围有一尺五六寸粗。按: 这是《永嘉记》的习用语,卷四《插梨》引此书就有“子大一围五寸”。“一围”约合一尺,参见《插梨》注释。所记是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其笋粗大达一尺五六寸是习见的。
〔6〕全年出笋,“正月”明显是“五月”形似之误。如果“讫”连下句读作“讫五月”,则“五月”二字应重复,不然,下文读成“方过六月,便有含 笋”,则与含 笋“六月生”违戾,而且作“到”解释的“讫”,下文二见均作“迄”。
〔7〕《竹谱》: 《旧唐书·经籍志下》农家类著录“《竹谱》一卷,戴凯之撰”。今传本《竹谱》一卷,题“晋戴凯之撰”。按: 戴凯之,字庆豫,武昌(今属湖北)人,曾任南康(治所在今江西赣州)相,余无所知。惟书中引有徐广《杂记》,徐广死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则戴应是刘宋时人,并非晋人。此处所引《竹谱》,与今本戴凯之《竹谱》内容相合,当出戴《谱》,是节引。
〔8〕棘竹: 竹亚科箣(cè)竹属(Bambusa)的竹,参看卷一〇“竹(五一)”注释。
〔9〕“ 、 ”,疑误。按: 戴凯之《竹谱》有 、 二竹,称:“ 、 二种,至似苦竹 …… 笋亦无味,江汉间谓之苦 。见沈《志》。 音聊, 音礼。”沈《志》是吴末晋初沈莹的《临海异物志》,书已佚。“ ”,字书无此字,“ 、 ”很可能是“ (lǐ)、 (liáo)”残烂后搞错的。
〔10〕“鸡颈”,戴凯之《竹谱》作“鸡胫”,说其竹“纤细,大者不过如指”,但大如指而“肥美”,疑应作“颈”。鸡颈竹笋,泛指笋味鲜美的小竹笋。
【翻译】
《永嘉记》说:“含 竹笋,六月出生,一直到九月还有,味道跟箭竹笋相似。各种竹笋,十一月掘土下去都会找到,笋有八九寸长。长泽的老百姓家,养的尽是黄苦竹。永宁的南汉地方,全年都出笋—大的周围有一尺五六寸粗。全年出笋是: 明年该出今年十一月土中的笋,已经在土中长着了,不过还没有出土,须要掘开土取得;这笋可以到明年〔五月〕才出土完。五月刚过,六月便有含 笋相接。含 笋一直出到七月、八月。一到九月,已经有箭竹笋接着,箭竹笋一直接到次年四月。所以一年到头都有笋吃,中间没有间断。”
《竹谱》说:“棘竹笋,味淡薄,吃了使人鬓发脱落。〔 、 〕两种笋,没有味。鸡颈竹笋,肉厚鲜美。篃竹笋,冬天出生。”
《食经》说:“淡竹笋的腌泡方法: 取五六寸长的笋肉,按在盐里面过一夜,拿出来,把盐揩干净。煮一斗稀粥,分出五升来,加入一升盐。等到热粥冷了,把笋放进咸粥里面泡一天。再拿出来,揩干净,然后放进淡粥里面,泡上五天,便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