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伐木,四月、七月则不虫而坚韧。榆荚下,桑椹落,亦其时也。然则凡木有子实者,候其子实将熟,皆其时也。 非时者,虫而且脆也。
凡非时之木,水沤一月,或火煏取干 〔1〕 ,虫皆不生。 水浸之木,更益柔韧。
《周官》曰 〔2〕 :“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郑司农云:“阳木,春夏生者;阴木,秋冬生者,松柏之属。”郑玄曰:“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冬则斩阳,夏则斩阴,调坚软也。”按: 柏之性,不生虫蠹,四时皆得,无所选焉。山中杂木,自非七月、四月两时杀者,率多生虫,无山南山北之异。郑君之说,又无取。则《周官》伐木,盖以顺天道,调阴阳,未必为坚韧之与虫蠹也。
《礼记 · 月令》:“孟春之月 ……禁止伐木。” 郑玄注云:“为盛德所在也。” “孟夏之月 ……无伐大树。” “逆时气也。” 〔3〕 “季夏之月 ……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无为斩伐。” “为其未坚韧也。” “季秋之月 ……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 ……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此其坚成之极时也。”
《孟子》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4〕 赵岐注曰:“时谓草木零落之时;使材木得茂畅,故有余。”
《淮南子》曰:“草木未落,斤斧不入山林。” 高诱曰:“九月草木解也。”〔5〕
崔寔曰:“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或曰:‘其月无壬子日,以上旬伐之,虽春夏不蠹。’犹有剖析间解之害,又犯时令,非急无伐。十一月,伐竹木。”
【注释】
〔1〕煏(bì): 烘干。
〔2〕见《周礼·地官·山虞》,文同。“郑司农云”是郑玄先引郑众之说,而后申说己意,故自称“玄谓”。贾氏改为二人分注形式。
〔3〕引《月令》注文,均郑玄注,除虚字互异外,余同。
〔4〕见《孟子·梁惠王上》,末句有“也”字,这也是颜之推说的“河北经传,悉略此字”。
〔5〕见《淮南子·主术训》。今本高诱注作:“九月草木节解,未解不得伐山林也。”有下句才有针对性,意义明豁。今本题高诱注者,杂有许慎注文,而题许慎注者(如《四部丛刊》本),实际多与高注本相同。两本实已混淆,无从分别,而《要术》引高注意有未尽。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及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多引许注,则许注本唐时尚在。
【翻译】
凡砍伐树木,四月、七月砍伐的不生蛀虫,而且木质坚韧。榆荚落下,桑椹掉落,也是砍伐榆树和桑树的合适时令。这样看来,凡是结果实的树木,等它的果实将要成熟的时候砍伐,也都合时宜。 不合时宜砍伐的,容易生虫,而且木质也脆。
所有不在合适时令砍伐的树木,把它浸在水里沤一个月,或者逼近火旁烘干,也都可以防蛀。 水浸过的木材,更增加柔润坚韧。
《周礼》说:“十一月砍伐阳木,五月砍伐阴木。” 郑众解释说:“阳木是春夏才是绿色的;阴木是秋冬常绿的,像松柏之类。”郑玄解释说:“阳木是生在山的南面的,阴木是生在山的北面的。冬天砍伐阳木,夏天砍伐阴木,可以分别调剂坚韧和松软。”〔思勰〕按: 柏树的本性,不生蛀虫,一年四季都可以采伐,没有选定什么时间的必要。至于山中其他的杂树,如果不是七月、四月两个时期砍伐的,都会生虫,没有山南面山北面的分别。郑玄的说法,也不足取。《周礼》关于伐木的规定,也许只是顺应天道,调和阴阳,未必是为了坚韧和虫蛀的问题。
《礼记·月令》说:“正月 ……禁止砍伐树木。” 郑玄注解说:“因为正是树木回苏再生的时期。” “四月 ……不得砍伐大树。” 注解说:“因为违抗了树木生气勃勃的时机。” “六月 ……树木正旺盛生长着,命令‘虞人’到山里巡行,查勘树木,不得有斩伐的事情。” 注解说:“因为还没有长坚韧。” “九月 ……草木都萎黄凋落,可以砍柴薪烧炭。”“十一月 ……冬至了,可以砍伐树木,斩箭竹作箭。” 注解说:“这是竹木长成最坚硬的时令。”
《孟子》说:“按时令带着斧头上山林,那么,建造的木材便用不完。” 赵岐注解说:“时令是指草木凋零的时候;〔能在凋零以前不去砍伐〕,使材木顺畅地生长壮茂,所以有用不完的余材。”
《淮南子》说:“草木没有凋落以前,斧头不得入山林。” 高诱注解说:“九月是草木凋落的时候。”
崔寔说:“从正月一直到六月,不可以伐树木;就是伐来也一定生蛀虫。有人说:‘只要某个月内没有壬子日,就在这个月的上旬砍伐,即使是春夏二季砍伐的,也不会生蛀虫。’虽然这样,但是还是有裂缝开坼的弊病,又犯了时令,如果不是急需,不要砍伐。十一月,可以砍伐竹木。”
种地黄法 〔1〕 : 须黑良田,五遍细耕,三月上旬为上时,中旬为中时,下旬为下时。一亩下种五石。其种还用三月中掘取者 〔2〕 。逐犁后如禾麦法下之 〔3〕 。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讫至八月尽九月初,根成,中染。
若须留为种者,即在地中勿掘之。待来年三月,取之为种。计一亩可收根三十石。
有草,锄,不限遍数 〔4〕 。锄时别作小刃锄,勿使细土覆心。 〔5〕
今秋取讫,至来年更不须种,自旅生也。唯须锄之。如此,得四年不要种之,皆余根自出矣。 〔6〕
【注释】
〔1〕地黄: 玄参科的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多年生草本。其肉质根茎可染黄色,亦供药用。
〔2〕还: 读为“旋”,即不久、立即。
〔3〕“如禾麦法下之”,各本相同,但很难理解。启愉按: 《要术》栽培地黄的方法跟现在相同,都是用种根(即根茎)繁殖。根茎是一段一段地间隔着用手放下去的,而且根茎上有芽眼,芽眼必须上者向上,上下不能颠倒,怎么可以像种禾麦那样抓一把溜子?果真如此,种法是十分粗放的。《辑要》编者看来懂得地黄的种法,因此引《要术》时删去“如禾麦法”四字,是合理的。又,地黄种法应附在种染料作物某篇之后,现在附于《伐木》,可能是全卷写成后再补上的。
〔4〕不限遍数: 遍数没有限制。启愉按: 地黄不是中耕遍数越多越好。地黄根系分布较浅,只宜行浅中耕,锄破土壳即可,不宜深,不宜频,否则伤根,影响根茎的形成和生长。有草自须除净,但将要出现根茎时,即应停止中耕,杂草只宜用手拔除。
〔5〕地黄叶丛生于茎的基部,或基生于根部,贴近地面,茎端抽生花梗,故中耕时泥土极易沾盖于叶上和茎心,影响生长。为避免此弊,现在也用小手锄或花锄细心锄治。
〔6〕宿根植物连年留种,都会滋生病害虫害。地黄宿根连种四年,太长,必生病虫害。
【翻译】
种地黄的方法: 须要黑色壤土的肥地,细熟地耕五遍。种植时间,三月上旬是上好的时令,中旬是中等时令,下旬是最晚的时令。一亩地下五石种根。种根就用三月里掘出的,立即种植,跟在犁道后面像种禾、麦那样的种下去(?)。到四月底五月初,出苗了。到八月底九月初,根已经长成,可以作染料。
假如要留着根茎作种的,就留在地里不要掘出来。等到明年三月,再掘出来作种。一亩地可以收得三十石根茎。
有草,就锄,遍数没有限制。锄的时候,应该另外作成一种小手锄,不要让泥土沾盖着苗心。
今年秋天收根之后,到明年不需要再种,自然有宿根在地,会再发苗长根茎,只要锄草整治就行。这样,可以连续四年不需要再种,都会宿根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