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本书共十卷,详细记述了古代农副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囊括了古代农家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为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百科全书。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尔雅》曰:“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注曰:“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宫’。”孙炎曰:“炕,张也。” 〔1〕

【注释】

〔1〕见《尔雅·释木》,文同。注是郭璞和孙炎注。

【翻译】

《尔雅》说:“守宫槐,是叶子白天合拢,夜间炕张的。”注解说:“槐树叶子白天合拢而夜间张开的,名叫‘守宫槐’。”孙炎注解说:“炕是张开的意思。”

槐子熟时 〔1〕 ,多收,擘取,数曝,勿令虫生。五月夏至前十余日,以水浸之, 如浸麻子法也。 六七日,当芽生。好雨种麻时,和麻子撒之。当年之中,即与麻齐。麻熟刈去,独留槐。槐既细长,不能自立,根别竖木,以绳拦之。 冬天多风雨,绳拦宜以茅裹;不则伤皮,成痕瘢也。 明年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地令熟,还于槐下种麻。 胁槐令长。

三年正月,移而植之,亭亭条直,千百若一。 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2〕 若随宜取栽,非直长迟,树亦曲恶。 宜于园中割地种之。若园好,未移之前,妨废耕垦也。 〔3〕

【注释】

〔1〕槐: 豆科的槐(Sophora japonica)。结荚果,不开裂,有种子1—6颗,种子间明显狭缩,成念珠状。果期秋末冬初。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古代成语。《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及《劝学》篇都曾引用。《荀子·劝学》中也有,“自”作“而”。贾氏用这成语对植物被生长环境胁迫不得不挺直上长的现象进行解释,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榆苗长在“丛林”中,桑、柘长在深坑中,这里槐苗长在麻秆丛中,都同此作用。因为植物有争阳光竞长的特性,生长在丛林环境中的树木个体,树干比散生的树木明显通直而高耸。贾氏正是以直觉的经验利用这一特性采取良好的养干措施。榆树容易弯曲,让它在丛林中长三年,矫正短曲而为直长。槐树幼苗期间,由于苗的顶端芽密而节间又短,极易发生树干弯曲、枝条杂乱的现象,所以必须进行密植,防止其弯曲,抑制其乱枝。而第二年是培养通直树干的关键阶段,更须加强养干措施。贾氏的养干方法仍是使苗木长在大麻秆丛中,利用麻秆胁使它争阳光挺直上长。这同柔弱的蓬茎被麻株逼着争阳光向上挺长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贾氏引用这古语来说明,十分贴切。

〔3〕这条注文似宜在上文“移而植之”下面。

【翻译】

槐树荚果成熟时,多多采收,擘开取得种子,晒干,〔在贮藏中〕多晒几次,不要让它生虫。〔到次年〕五月夏至前十几天,用水浸种〔催芽〕, 像浸大麻子的方法。 过六七天,就会出芽。雨水好,可以种雄麻的时候,和进麻子一同撒播。当年就能长到和麻株一样高。大麻成熟后,割去麻株,单独留下槐苗。〔但长在麻丛中的〕槐苗,又细又长,不能自己独立,该在每根旁边竖插一根木条,用绳拦定在木条上。 冬天风多雨多,绳拦的地方还该用茅草裹护着;不然的话,会使树皮受伤,受了伤就会结疤痕。 到明年,把地锄熟,在槐苗下面再种上大麻。 胁迫槐苗使它向上直长。

到第三年正月,掘出移栽,植株亭亭耸立,挺拔通直,千百株都是这样。 这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应。 如果不这样,随便取栽来栽,不但长得缓慢,树也弯曲难看。 应该在园子里另外划出一块地来种。因为如果园地肥好,〔那么混着别的东西时〕,在槐苗没有移栽之前,园地就被妨碍着没法耕种了。

种柳 〔1〕 : 正月、二月中,取弱柳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常足水以浇之。必数条俱生,留一根茂者。 余悉掐去。 别竖一柱以为依主,每一尺以长绳柱拦之。 若不拦,必为风所摧,不能自立。

一年中,即高一丈余。其旁生枝叶,即掐去,令直耸上。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 若不掐心,则枝不四散,或斜或曲,生亦不佳也。

六七月中,取春生少枝种,则长倍疾。 少枝叶青气壮,故长疾也。

杨柳 〔2〕 : 下田停水之处,不得五谷者,可以种柳。八九月中水尽,燥湿得所时,急耕则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楱之。至明年四月,又耕熟,勿令有块,即作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垅: 一亩三垅,一垅之中,逆顺各一到,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中宽狭,正似葱垅。从五月初,尽七月末,每天雨时,即触雨折取春生少枝,长一尺以上者,插着垅中,二尺一根。数日即生。

少枝长疾,三岁成椽。比如余木,虽微脆,亦足堪事。一亩二千一百六十根,三十亩六万四千八百根。根直八钱,合收钱五十一万八千四百文。百树得柴一载,合柴六百四十八载。载直钱一百文,柴合收钱六万四千八百文。都合收钱五十八万三千二百文。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

凭柳可以为楯、车辋、杂材及枕 〔3〕

《术》曰:“正月旦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

种箕柳法 〔4〕 : 山涧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水尽干时,熟耕数遍。至春冻释,于山陂河坎之旁,刈取箕柳,三寸截之,漫散,即劳。劳讫,引水停之。至秋,任为簸箕。五条一钱,一亩岁收万钱。 山柳赤而脆,河柳白而韧。

《陶朱公术》曰 〔5〕 :“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之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注释】

〔1〕柳: 此指垂柳(Salix babylonica),杨柳科,即下文所称“弱柳”。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柳 ……江东人通名杨柳,北人都不言‘杨’。”说明垂柳北方只称为“柳”,与《要术》相同。直到现在称垂柳为“杨柳”,还是江南某些地方的通名。《要术》采用的是“插干繁殖法”的“低干插干”。由于插干粗,所含养分多,幼树长势旺盛。

〔2〕杨柳: 指蒲柳,即杨柳科杨属的青杨(Populus cathayana)或柳属的水杨(Salix gracilistyla),不是南方人也叫“杨柳”的垂柳。

〔3〕凭柳: 未详。《农政全书校注》释为较粗大的柳材,凭借以制较大器物,故称“凭柳”。

〔4〕箕柳: 指柳属的杞柳(Salix purpurea),河北、河南等地俗名“簸箕柳”。为丛生落叶灌木,枝条细长柔韧,主要用来编制簸箕、筐篮、笆斗等物。生长迅速,春间生长的枝条,当年能长高到二三米,可以作编制用料。

〔5〕《陶朱公术》: 各家书目不著录,所记似是农家治生之书,当系后人托名范蠡之作。原书已佚。

【翻译】

扦插柳枝: 正月、二月中,截取弱柳的枝条,像臂膀粗细的,一尺半长,在截口下端二三寸的地方烧一烧,整枝埋插掩没在土里。经常浇灌足够的水。过后一定同时长出几条新枝条,只留下一条壮茂的。 其余的都掐去。 在新枝旁边另外插一根直柱作为支撑的“靠山”,〔随着新枝的长高,〕每隔一尺用长绳系在柱上拦定。 如果不拦定,必然被风摧伤,不能自立生长。

一年之内,就长到一丈多高。它旁边长出的枝条和叶,随即掐掉,让它挺直上耸生长。主干的高矮,随着人的喜爱留足之后,就得掐去顶梢,这样,它的侧枝便四面散开,弯曲垂下来,婀娜多姿,十分可爱。 假如不掐去顶梢,枝干便不会四散开来,或者歪斜,或者弯曲,就是长大也杂乱不好。

六七月里,切取当年春天长出的新枝条来扦插,生长加倍的快。 新枝条叶子绿,势头也健壮,所以长得快。

扦插杨柳: 低田渍水的地方,不能种五谷的,可以扦插杨柳。八九月里水干之后,燥湿合适的时候,赶快耕翻,随即用铁齿耙耙过。到明年四月,又把地耕熟,不要让它有土块,随即犁出扦插墒沟: 一亩地犁出三条沟,一沟之中,用犁逆耕一遍,又顺耕一遍,使沟深些阔些,正像种葱的沟那样。从五月初到七月底,每遇到下雨时,就趁雨切取当年春天长出的新枝梢一尺多长的,插植在沟中。相距二尺插一枝。几天就活了。

当年的新枝梢长得快,三年就可以作椽木。跟其余的木材相比,虽然稍微脆些,也还是可以应用的。一亩地有二千一百六十根,三十亩共有六万四千八百根。一根值八文钱,总共收得五十一万八千四百文钱。一百棵树可以收得一车柴,三十亩共可收柴六百四十八车。一车柴值一百文钱,共可收得柴钱六万四千八百文。两共合计收钱五十八万三千二百文。一年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每年砍卖三十亩,〔周而复始,〕永远没有穷尽。

凭柳可以作栏杆、车轮外辋、杂用材料,以及枕头等。

《术》说:“正月初一早晨,取杨柳枝条插在门户上,百鬼不敢进到家里来。”

种箕柳的方法: 山涧、河边上,以及低田不能种五谷的地方,到水尽干涸的时候,把地耕几遍使细熟。到春天化冻的时候,在山边河旁的低洼地方,割得箕柳枝条,截成三寸长的短段,撒播在地里,随即耢平。耢后,从水源处引水进来浅渍着。到秋天,长出的柳条就可以编制簸箕。每五条值一文钱,一亩地一年可以收得一万文钱。 山箕柳赤色而脆,河箕柳白色而韧。

《陶朱公术》说:“种得一千株柳树,可以有足够的柴。十年之后,剪伐一株条干,可以得到一车柴;每年剪伐二百株,五年一个循环。”

楸、梓 〔1〕

《诗义疏》曰:“梓,楸之疏理色白而生子者为梓。”

《说文》曰:“槚,楸也。” 〔2〕

然则楸、梓二木,相类者也。白色有角者名为梓。以楸有角者名为“角楸”,或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柳楸”,世人见其木黄,呼为“荆黄楸”也。

【注释】

〔1〕《说文》楸、梓互训,认为是同一种植物,《诗义疏》以楸之有子者为梓,实际也认为二者同物。启愉按: 楸是异花授粉植物,如果单株自花授粉,由于花粉在柱头上不能发芽或发芽后不能受精,往往开花而不结实。但如果两株实生树生长在一起,或者不同无性系的单株生长在一起,经过昆虫传粉,便能结实。古人误认为结实的是梓树,不结实的是楸树,不仅《诗义疏》如此。贾氏指出二者相类,并非一种,是正确的。楸是紫葳科的Catalpa bungei;梓是同属的C.ovata,树皮灰白色。二者都结长荚果。楸树木材细致,耐湿,梓树木材耐朽,都是建造良材。至于所称又有一种黄色无子的“荆黄楸”,则有未详。

〔2〕《说文》文同。《说文》又称:“梓,楸也。”“楸,梓也。”二者互训,指为同一植物。但贾氏指出“二木相类”,并非同一种是正确的。

【翻译】

楸、梓

《诗义疏》说:“梓,楸中木材纹理较疏、颜色白而能结果实的,是梓。”

《说文》说:“槚(jiǎ),就是楸。”

虽然这样,实则楸和梓是两种树木,只是相类似而已。木材白色能结荚果的,是梓。楸中有结荚果的,名为“角楸”,也叫“子楸”;有木材黄色不结子的,称为“柳楸”,世人见到它木材黄色,管它叫“荆黄楸”。

亦宜割地一方种之。梓、楸各别,无令和杂。

种梓法: 秋,耕地令熟。秋末初冬,梓角熟时,摘取曝干,打取子。耕地作垅,漫散即再劳之。明年春,生。有草拔令去,勿使荒没。后年正月间,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移之,方两步一树。 此树须大,不得穊栽。

楸既无子,可于大树四面掘坑,取栽移之 〔1〕 ,亦方两步一根。两亩一行 〔2〕 ,一行百二十树,五行合六百树。十年后,一树千钱,柴在外。车、板、盘、合、乐器,所在任用。以为棺材,胜于松柏。

《术》曰:“西方种楸九根,延年,百病除。”

《杂五行书》曰:“舍西种梓、楸各五根,令子孙孝顺,口舌消灭也。”

【注释】

〔1〕这就是掘伤侧根促使伤口不定芽发生根蘖苗以供繁殖的方法,《要术》称为“泄根”。除这里楸树外,尚用于柰、林檎和下文白桐等。

〔2〕两亩一行: 两亩合起来栽一行树。1亩的横阔是1步(6尺),根蘖苗的行距是2步,所以是2亩合拢来栽1行。1亩长240步,株距也是2步,所以240÷2=120株。其栽植面积是10亩合并的,所以10÷2=5行,120×5=600株。

【翻译】

也应该划出一块地来单独种。梓树、楸树也应该分开来,不要让它们混杂。

种梓树的方法: 秋天,把地耕熟。秋末初冬,梓树荚果成熟时,采摘回来,晒干,打下种子。把地耕出播种沟,撒下种子,随即耢两遍。明年春天,出苗了。有草就拔掉,不要让它遮没幼苗。后年正月间,掘出移栽,株行距都相隔两步栽一株。 这种树须要长得大,所以不能栽得密。

楸树既不结种子,可以在大树四周掘坑,〔促使发生根蘖苗,〕取来移栽,也是两步见方栽一株。两亩合起来栽一行树,一行一百二十株,五行总共六百株。十年之后,一株树值钱一千文,〔修剪枝条所得的〕柴薪在外。木材作车架、木板、盘子、盒子,以及乐器,样样都合用。用作棺木的材料,比松柏还好。

《术》说:“房屋西面种楸树九株,可以使人长寿,消除百病。”

《杂五行书》说:“房屋西面种梓树、楸树各五株,可以使子孙孝顺,不会有口舌争吵。”

梧 桐

《尔雅》曰:“荣,桐木。”注云:“即梧桐也。”又曰:“榇,梧。”注云:“今梧桐。” 〔1〕

是知荣、桐、榇、梧,皆梧桐也。桐叶 〔2〕 ,花而不实者曰“白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 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3〕

【注释】

〔1〕两条引文均见《尔雅·释木》,文同。注都是郭璞注。按: 《说文》:“梧,梧桐木。”“荣,桐木也。”“桐,荣也。”“梧”、“荣”、“桐”三字相连排列,前者为梧桐,后二者“荣”、“桐”互训,都是泡桐,即《要术》所谓“白桐”。郭璞解释《尔雅》两种都是梧桐,段玉裁说“乃不可通”(指“荣”应是白桐)。

〔2〕“桐叶”,意谓其叶似桐,即白桐的叶有些像梧桐叶,省去“似”、“如”类字。

〔3〕青桐: 即梧桐(Firmiana simplex),梧桐科,古又名“榇”。 白桐: 玄参科泡桐属的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单名桐或荣,又名荣桐。雌雄异株,木材轻软,不易传热,声学性好,共鸣性强,是良好的乐器用材。郭璞注《尔雅》认为是梧桐,与榇相同,不对。贾氏说白桐只开花不结果,或是单株或同性植株生长在一起的关系。

【翻译】

梧 桐

《尔雅》说:“荣,是桐木。”注解说:“就是梧桐。”又说:“榇(chèn),是梧。”注解说:“就是现在的梧桐。”

由此可见荣、桐、榇、梧,都是梧桐。叶子像梧桐,只开花不结实的,叫作白桐。结实而树皮青色的,叫作梧桐。按: 现在人因为它的树皮青色,管它叫“青桐”。

青桐,九月收子。二三月中,作一步圆畦种之。 方、大则难裹,所以须圆、小。 治畦下水,一如葵法。五寸下一子,少与熟粪和土覆之。生后数浇令润泽。 此木宜湿故也。 当岁即高一丈。至冬,竖草于树间令满,外复以草围之,以葛十道束置。 不然则冻死也。

明年三月中,移植于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后年冬,不复须裹。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 子于叶上生 〔1〕 ,多者五六,少者二三也。 炒食甚美。 味似菱、芡,多噉亦无妨也。

白桐无子, 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花房。 亦绕大树掘坑,取栽移之。成树之后,任为乐器。 青桐则不中用。 于山石之间生者,乐器则鸣 〔2〕

青、白二材,并堪车、板、盘、合、木屧等用。 〔3〕

【注释】

〔1〕“叶上生”,各本及元刻《辑要》引、《四时纂要·二月》采《要术》并同;殿本《辑要》作“包上生”。启愉按: 梧桐花后结成蓇葖果,有四至五片果瓣,在没有成熟时即开裂,果瓣成叶片状,种子球形,大如黄豆,着生于果瓣的边缘,每一果瓣二至四五个。由于果瓣像叶片,古人就误认为“子于叶上生”,实际生在叶片状的果瓣上。殿本《辑要》以果瓣为“包片”,当是《四库全书》编者改的,似不必以“今”纠古。

〔2〕乐器则鸣: 指作乐器音响特别好。按: 木材由许多管状细胞和纤维组成,每一个管状细胞就是一个“共鸣笛”,它们具有传音、扩音和共鸣的作用。大概这种生长在山石之间的白桐,它的无数个管状细胞和年轮的密致性与均匀性,使乐器的“基音”与“泛音”得到了最好的共鸣条件,所以音响特别好。但说青桐不好作乐器,则有未详(青桐适宜于作琴瑟、琵琶等)。

〔3〕木屧(xiè): 木鞋。

【翻译】

青桐,九月间收子。明年二三月中,作成一步大小的圆形畦种下。 畦作得又方又大,〔冬天在幼苗内外用草〕裹护时不方便,所以须要作得又圆又小。 作畦、浇水等方法,都和畦种葵菜一样。五寸下一颗种子,用少量的和有熟粪的土盖在上面。出苗后,经常用水浇灌使保持润泽。 因为这种树宜于湿润。 当年就长到一丈高。到冬天,拿草竖着塞在小树中间,把它填满,外面再用草围护起来,然后用葛绳缠扎十道裹好。 不然的话,就会冻死。

明年三月间,移栽到厅堂或书斋前面,华茂洁净,风姿清雅,极为可爱。后年冬天,不再需要用草包裹。树长成之后,每株能落下一石种子。 种子生在叶片上,多的一片有五六个,少的也有二三个。 炒了吃,味道很美。 味道像菱角、芡子,多吃也没有妨害。

白桐不结果实, 冬天结着像果实的,那是明年的花蕾。 也是绕着大树外围掘坑,〔促使发生根蘖苗,〕取来移栽。树长成之后,可以作乐器。 青桐却不好作乐器材料。 长在山石之间的白桐,作乐器音响特别好。

青桐、白桐两种木材,都可以作车架、木板、盘子、盒子和木鞋等用途。

〔1〕

《尔雅》曰:“栩,杼也。”注云:“柞树。” 〔2〕

按: 俗人呼杼为橡子,以橡壳为“杼斗”,以剜剜似斗故也 〔3〕 。橡子俭岁可食,以为饭;丰年放猪食之,可以致肥也。

【注释】

〔1〕柞(zuò): 这里指山毛榉科的Quercus acutissima,古书上也叫栩、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杼)、栎,习俗也叫麻栎、橡树。

〔2〕引文见《尔雅·释木》,无“也”字。注是郭璞注。

〔3〕“剜剜”,各本及元刻《辑要》引并同,形容橡壳凹陷如斗形;《丛书集成》排印的殿本《辑要》作“成剜”,当系以意率改。按: 刘熙《释名·释丘》:“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宛丘”出《诗经·陈风·宛丘》,毛《传》:“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丘”的原义本来就是中央低四周高,“偃器”就是偃月形(半球形)的容器。《要术》的解释者对“剜剜”二字都有如《丛书集成》本《辑要》的率改和割读,但,刘熙可以拿“宛宛”来形容半球形,为什么贾氏不能用“剜剜”来形容橡斗?

【翻译】

《尔雅》说:“栩,就是杼。”注解说:“就是柞树。”

〔思勰〕按: 习俗上将杼叫作橡子,把橡壳叫作“杼斗”,因为橡壳圆洞凹陷的样子像斗。橡子荒年可以吃,可以作饭;丰年放猪到树下去吃,可以长肥。

宜于山阜之曲,三遍熟耕,漫散橡子,即再劳之。生则薅治,常令净洁。一定不移。十年,中椽,可杂用。 一根直十文。 二十岁,中屋槫 〔1〕 ,一根直百钱。 柴在外。斫去寻生,料理还复。

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 十岁之后,无求不给。

【注释】

〔1〕“槫”,字书解释,于此不协。吾点校记:“疑本‘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字,音辟,《说文》:‘壁柱也。’”《四时纂要·二月》采《要术》作“栋”。应是“ 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字之误。

【翻译】

宜于在土山旁边的低地,细熟地耕三遍,把橡子撒播下去,随即耢盖两遍。出苗后,薅去杂草,常常保持洁净。种一次就固定着,不移栽。十年,可以作椽木,也可以供给杂用。 一根值十文钱。 二十年,可以作〔壁柱〕, 一根值一百文钱。 柴在外。砍去,根茬上不久又长出新条,料理好可以循环利用。

凡是准备制作家具的,以上各种木材,都应该种植。 十年之后,没有什么要求不可以满足。

上一篇:漆第四十九
下一篇:种竹第五十一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