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本书共十卷,详细记述了古代农副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囊括了古代农家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为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百科全书。
作豉法第七十二

作豉法: 先作暖荫屋,坎地深三二尺。屋必以草盖,瓦则不佳。密泥塞屋牖 〔1〕 ,无令风及虫鼠入也。开小户,仅得容人出入。厚作藳篱以闭户。

四月、五月为上时,七月二十日后八月为中时;余月亦皆得作,然冬夏大寒大热,极难调适。大都每四时交会之际,节气未定,亦难得所。常以四孟月十日后作者,易成而好。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若等不调,宁伤冷,不伤热: 冷则穰覆还暖,热则臭败矣。

三间屋,得作百石豆。二十石为一聚。常作者,番次相续,恒有热气,春秋冬夏,皆不须穰覆。作少者,唯须冬月乃穰覆豆耳。极少者,犹须十石为一聚;若三五石,不自暖,难得所,故须以十石为率。

用陈豆弥好;新豆尚湿,生熟难均故也。净扬簸,大釜煮之,申舒如饲牛豆,掐软便止;伤熟则豉烂。漉着净地掸之,冬宜小暖,夏须极冷,乃内荫屋中聚置。一日再入,以手刺豆堆中候看: 如人腋下暖,便须翻之。翻法: 以耙杴略取堆里冷豆为新堆之心,以次更略,乃至于尽。冷者自然在内,暖者自然居外。还作尖堆,勿令婆陀。一日再候,中暖更翻,还如前法作尖堆。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凡四五度翻,内外均暖,微着白衣,于新翻讫时,便小拨峰头令平,团团如车轮,豆轮厚二尺许乃止 〔2〕 。复以手候,暖则还翻。翻讫,以耙平豆,令渐薄,厚一尺五寸许。第三翻,一尺。第四翻,厚六寸。豆便内外均暖,悉着白衣,豉为粗定。从此以后,乃生黄衣。复掸豆令厚三寸,便闭户三日。—自此以前,一日再入。

三日开户,复以杴东西作垅耩豆,如谷垅形,令稀 作豉法第七十二 均调 〔3〕 。杴刬法,必令至地—豆若着地,即便烂矣。耩遍,以耙耩豆,常令厚三寸。间日耩之。后豆着黄衣,色均足,出豆于屋外,净扬簸去衣。布豆尺寸之数,盖是大率中平之言矣。冷即须微厚,热则须微薄,尤须以意斟量之。

扬簸讫,以大瓮盛半瓮水,内豆着瓮中,以耙急抨之使净。若初煮豆伤熟者,急手抨净即漉出;若初煮豆微生,则抨净宜小停之。使豆小软则难熟 〔4〕 ,太软则豉烂。水多则难净 〔5〕 ,是以正须半瓮尔。漉出,着筐中,令半筐许,一人捉筐,一人更汲水于瓮上就筐中淋之,急斗擞筐,令极净,水清乃止。淘不净,令豉苦。漉水尽,委着席上 〔6〕

先多收谷 作豉法第七十二 ,于此时内谷 作豉法第七十二 于荫屋窖中,掊谷 作豉法第七十二 作窖底,厚二三尺许,以蘧蒢蔽窖。内豆于窖中,使一人在窖中以脚蹑豆,令坚实。内豆尽,掩席覆之,以谷 作豉法第七十二 埋席上,厚二三尺许,复蹑令坚实。夏停十日,春秋十二三日,冬十五日,便熟。过此以往则伤苦;日数少者,豉白而用费;唯合熟,自然香美矣。若自食欲久留不能数作者,豉熟则出曝之,令干,亦得周年。

豉法难好易坏,必须细意人,常一日再看之。失节伤热,臭烂如泥,猪狗亦不食;其伤冷者,虽还复暖,豉味亦恶: 是以又须留意,冷暖宜适,难于调酒 〔7〕

如冬月初作者,须先以谷 作豉法第七十二 烧地令暖,勿焦,乃净扫。内豆于荫屋中,则用汤浇黍穄穰令暖润,以覆豆堆。每翻竟,还以初用黍穰周匝覆盖。若冬作豉少屋冷,穰覆亦不得暖者,乃须于荫屋之中,内微燃烟火,令早暖,不尔则伤寒矣。春秋量其寒暖,冷亦宜覆之。每人出,皆还谨密闭户,勿令泄其暖热之气也。

【注释】

〔1〕牖(yǒu): 窗户。

〔2〕“豆轮”,各本同。拨平峰尖后的豆堆虽说其形圆如“车轮”,但径称之为“豆轮”,终究有些牵强。黄麓森校记:“豆乃至之讹。”

〔3〕“ 作豉法第七十二 ”(jì),院刻、金抄作“ 作豉法第七十二 ”,是“ 作豉法第七十二 ”的省写。《永乐大典》卷一四三八四“冀”字,隶书碑文写作“ 作豉法第七十二 ”,古书也多有如此省写者。“ 作豉法第七十二 ”是“穊”的或写体,稠密的意思,与“稀”相对为文。明抄等作“穓”,误。

〔4〕“使豆小软则难熟”,“小”可作“不足”解释,则此句可不必拆句。惟《要术》“小”通常作“少”(稍)字用,如上文“小停”例,则应连上句读为“抨净宜小(稍)停之,使豆小(稍)软”。如果这样,剩下的“则难熟”不成句,那上面应补脱字,如补作“〔不软〕则难熟”。

〔5〕难净: 不容易洁净。这是因为水少时容易在冲搅时摩擦去外层污物,而水多则浮荡不相冲击,污物不易冲去,反而使豆豉冲淡了。

〔6〕委着席上: (把豆)倒在席子上。这里有疑问。因为豆子至少也得十石,十石的豆子不是一次在筐中淋洗得完的,必须多次地筐盛,浇淋,沥干,倒在席子上,以至全部处理完。但文中没有这样的交代,似乎叙述欠周。

〔7〕难于调酒: 比酿酒更难调节。启愉按: 《要术》酿制豆豉不加任何曲类作接种剂(现代加米曲霉菌种接种),单纯用大豆酿制,而且大豆是整粒未经粉碎的,煮到不十分熟就进入密闭的罨室中罨黄,比酿制麦曲要困难得多,因为麦曲的麦粒经过粉碎,与曲菌的接触面大,曲菌容易繁殖,而大豆颗粒大,又未经粉碎,其接触面只在豆麦,搞得不好温度过低发不起来,温度过高,菌类不是死亡就是活性迟钝,豆豉就会臭烂,就完全报废了。所以掌握好温度是关键,必须时时察候,及时倒翻豆堆,使里外受热均匀,酵解正常,长满黄衣,自外透里,发酵彻底均熟,才算初步成功。然后把罨黄了的半成品豆豉搬出罨室,簸去黄衣杂质,盛入瓮中,加水用耙子冲荡干净,再捞出来用清水淋洗极净,目的在使微生物分解作用停止,然后紧实埋入罨坑内使营后熟作用,氧化产生黑色,才能制成柔软香美的豆豉(淡豉)。其间变化复杂,怎样掌握好蛋白质分解的最适温度,最为关键,比酿酒要难得多。

【翻译】

酿制豆豉的方法: 先准备好温暖密闭的罨室,在地上掘个二三尺深的罨坑。房屋必须是草盖的,瓦屋〔不如草屋温暖,〕不好。用泥密塞窗户,不让风和虫类、老鼠进去。开个小门,只容得一个人进出。用厚厚的秸稿编成的门苫密闭小门。

四月、五月酿制是最好的时令,七月二十日以后到八月是中等时令;其余的月份也都可以作,不过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豆豉温度很难调节合适。大都四季交替的时候,节气没有稳定,也难以调节合宜。通常在四季的头一个月初十以后作的,容易成功,质量好。一般说来,品温常常要像人的胳肢窝那样温温的为好。如果不能掌握这样的温度,宁可失冷,不可失热,因为失冷还可以用黍穰覆盖着回暖,失热就臭烂不堪了。

三间房屋,可以酿制一百石豆子的豆豉。二十石豆子作为一堆。经常酿制的,一次接着一次,屋里常常保持有热气,无论春夏秋冬都不需要用黍穰盖豆子。酿作得少的,只有冬天才须要用黍穰盖豆。作得极少的,也须要有十石豆子作为一堆;如果只有三五石豆子,本身酵解的温度不够,就难得合适,所以必须以十石为标准。

用陈豆更好;新豆还带着湿,生熟就难以煮得均匀。簸扬干净,放在大锅里煮,煮到涨开像喂牛的豆那样,手掐是软的,就行了;如果太熟,酿成的豆豉就会软烂。捞出来搁在洁净的地上,摊开,翻动着散去热气,冬天宜于小小温暖,夏天必须冷透,然后搬进罨室中堆成尖堆。每天进去看两次,用手探入豆堆中试试看,如果豆温像人胳肢窝的温暖时,便须要翻转。翻的方法: 用耙和杴,先用耙扒开豆堆外层的一些冷豆,再用杴铲聚冷豆成为新堆的中心,依次再耙再杴,一直到耙尽杴完。这样,外层的冷豆自然在新堆的中心,内层的热豆自然在新堆的外面。仍然堆成尖堆,不要让堆的坡度平缓。每天看候两次,堆里面暖了就再翻,依旧同上面的方法一样翻后堆成尖堆。如果热到烫手,便是调节失候伤热了。翻过四五次,里外都温暖均匀,豆上微微长着白色的菌衣,在末次新翻完的时候,便把堆尖稍稍拨平下来,团团地像车轮的样子,拨到大约二尺左右厚停止。还要用手探候,暖了,又翻。翻完,用耙子把豆堆耙平,让堆渐渐地薄下去,薄到一尺五寸左右厚。第三次翻,耙到一尺厚。第四次翻,耙到六寸厚。这时,豆的温暖便里外均匀,而且都长满了白色菌衣,豉便粗粗地作成〔半成品〕了。从这以后,开始长黄色菌衣。再把豆层摊开,只摊到三寸厚,就把门关上三天不进去。—在这以前,都是每天进去看两次。

三天后,把门打开,再用杴把豆层东西方向地铲离〔原地〕作成垅,像谷垅的形状,垅要稀密均匀。用杴铲豆的方法,必须铲及地面,如果有铲不到的豆子留在地面上,它就烂掉了。铲遍了,用耙子把豆耙平,常常保持三寸厚。隔一天铲耙一次。后来豆子都长了黄衣,颜色均匀充足,就起出到屋子外面,簸扬洁净,簸去黄衣。上面说的摊开豆层的厚薄尺寸,只是大概适中的说法。冷了必须摊得厚些,热了必须稍微薄些,尤其须要细心掌握。

簸扬完了,用大瓮盛着半瓮的水,把豆放下去,用搅耙快速地冲搅,把它冲搅洁净。如果当初煮豆煮得过熟了,快速冲搅洁净后,立即捞出来;如果当初煮得稍微生些的,冲洗洁净后还要稍为停一停,让豆浸得软些。〔不软〕豆豉就难得熟,太软了豉又会烂。水太多,冲洗不容易洁净,所以只需要半瓮的水。冲净后把豆捞出来,放在筐子里,放上半筐光景就可以了,由一人执着筐子放在瓮口上,另一人舀水向筐子里面浇淋,赶快抖动筐子,使豆淋洗洁净,到水清极净为止。如果淋洗不净,豆豉会发苦。筐子里的水沥尽了,把豆倒在席子上。

预先多收积谷壳及断茎残叶之类,这时拿来垫在罨室中的罨坑里,扒开铺平作为坑底,铺上两三尺左右厚,再拿粗席蔽覆在上面。将豆子放进坑里面,叫一个人在坑中用脚把豆子踩坚实。豆下完了,把原先垫在豆下面的粗席卷覆过来,盖在豆上面,再用谷壳茎叶掩盖在粗席上面,也要盖上两三尺左右厚,然后又用脚踏坚实。夏天放着十天,春秋二季放着十二三天,冬天放着十五天,便成熟了。超过这些日数,豆豉就会失候伤苦;日子不足,豆豉颜色发白,用起来就费得多;只有成熟恰好合适,味道才自然香美。如果是自家吃,但又不能多次酿作,想多保存些时间,那么,可以在豆豉成熟时就拿出去晒干,也可以陈放一周年。

酿制豆豉,难得作好而容易坏,必须是小心仔细的人,总要一天察看两次。失于调节而伤热,臭烂得像烂泥,猪狗都不要吃;失节伤冷的,尽管还可以想法回暖,味道仍恶劣。所以必须小心谨慎,酿造中掌握好合宜的温度,比酿酒更难调节。

如果是冬天开始酿制的,必须先用谷壳茎叶之类把地面烧暖,不要烧焦,再扫干净。将豆放进罨室的时候,就用热汤浇黍穄穰,让它温暖而潮润,然后盖在豆堆上面。每次翻好之后,还是用原先盖过的黍穰在豆堆周围都盖好。如果冬天酿作时,由于豆少罨室还是冷的,即使黍穰盖着豆堆还是暖不起来,就该在罨室里面,搬进微微烧着的烟火,让它早些暖起来,不然的话,就伤冷了。春秋二季,酌量它的寒暖,冷时也该用黍穰盖上。每次进入罨室出来的时候,都该依旧谨慎地把门关严,不要让热气散泄出去。

《食经》作豉法:“常夏五月至八月,是时月也。率一石豆,熟澡之,渍一宿。明日,出,蒸之,手捻其皮破则可,便敷于地—地恶者,亦可席上敷之—令厚二寸许。豆须通冷,以青茅覆之,亦厚二寸许。三日视之,要须通得黄为可。去茅,又薄掸之,以手指画之,作耕垅。一日再三如此。凡三日作此,可止。更煮豆,取浓汁,并秫米女曲五升,盐五升,合此豉中。以豆汁洒溲之,令调,以手抟,令汁出指间,以此为度。毕,纳瓶中,若不满瓶,以矫桑叶满之 〔1〕 ,勿抑。乃密泥之中庭。二十七日,出,排曝令燥。更蒸之时,煮矫桑叶汁洒溲之,乃蒸如炊熟久,可复排之。此三蒸曝则成 〔2〕 。”

作家理食豉法 〔3〕 : 随作多少。精择豆,浸一宿,旦炊之,与炊米同。若作一石豉,炊一石豆。熟,取生茅卧之,如作女曲形 〔4〕 。二七日,豆生黄衣,簸去之,更曝令燥。后以水浸令湿,手抟之,使汁出—从指歧间出—为佳,以着瓮器中。掘地作埳 〔5〕 ,令足容瓮器。烧埳中令热,内瓮着埳中。以桑叶盖豉上,厚三寸许,以物盖瓮头令密,涂之。十许日成,出,曝之,令浥浥然。又蒸熟,又曝。如此三遍,成矣。

作麦豉法: 七月、八月中作之,余月则不佳。 作豉法第七十二 治小麦 〔6〕 ,细磨为面,以水拌而蒸之。气馏好熟,乃下,掸之令冷,手挼令碎。布置覆盖,一如麦 作豉法第七十二 、黄蒸法。七日衣足,亦勿簸扬,以盐汤周遍洒润之。更蒸,气馏极熟,乃下,掸去热气,及暖内瓮中,盆盖,于蘘粪中燠之。二七日,色黑,气香,味美,便熟。抟作小饼,如神曲形,绳穿为贯,屋里悬之。纸袋盛笼,以防青蝇、尘垢之污。用时,全饼着汤中煮之,色足漉出。削去皮粕,还举。一饼得数遍煮用。热、香、美 〔7〕 ,乃胜豆豉。打破,汤浸,研用亦得;然汁浊,不如全煮汁清也。

【注释】

〔1〕矫桑: 不知道是什么桑。或疑为高大的野生桑树。

〔2〕“此三蒸曝”,“此”上疑脱“如”字。下条有“如此三遍”,可证。

〔3〕“作家理食豉法”这条是淡豉,上条是咸豉,这条仍是《食经》文,从“如作女曲形”等可证。但下条“作麦豉法”是用小麦作的麦豉,是另一项目,仍是《要术》文,从“一如麦 作豉法第七十二 、黄蒸法”等可证。

〔4〕如作女曲形: 像作女曲的方法。卷九《作菹藏生菜法》引《食次》罨制女曲的方法是: 先在床上垫上青蒿,铺上女曲,再在女曲上用青蒿盖着。

〔5〕埳(kǎn): 同“坎”。

〔6〕“ 作豉法第七十二 ”,各本均错成各样形似字,他处多有此字,据以改正。

〔7〕《今释》疑“热”字多余,或者该在上文“汤中”上面。不过有“热”字也讲得通。

【翻译】

《食经》酿制豆豉的方法:“常常在夏季五月到秋季八月里作,是合时的月份。标准是一石豆子,多遍地淘净,浸着过一夜。明天,捞出来,上甑中蒸,蒸到用手一捻皮就会破时,就可以了,便倒出来铺在地上—地不干净的,也可以铺在席子上—铺成二寸左右厚。等到豆子统统冷了,拿青茅盖在上面,也要盖二寸左右厚。过三天,看看,须要全都上黄衣才合适。去掉茅草,再摊薄些,用手指划出条条,像耕垅的形状。一天再三地这样〔聚拢摊薄,又划出条条〕。这样做三天,可以停止。再煮些豆子,取得浓汁,加入糯米女曲五升,盐五升,和进这豆豉里面。再用豆汁洒在上面,溲和均匀,用手一捏,如果有汁从指缝里挤出来,便合适了。溲和完毕,装入瓶子里,如果装不满瓶,拿矫桑叶塞满它,但不要按紧。用泥密封好,搁在院子里。满二十七天,拿出来,摊开来晒燥。燥后还要再蒸,蒸的时候先煮些矫桑叶汁洒上去溲和过,然后上甑,蒸到像炊熟的时间一样久。拿下来再摊开来晒燥。〔像这样〕蒸三次晒三次,就作成了。”

酿制“家理食豉”的方法: 作多少可以随便。精细地拣择豆子,浸一夜,明天一早炊豆,像炊米饭一样。如果作一石豆豉,就炊一石豆子。熟了,用新鲜茅草〔衬盖起来〕在罨室中罨黄,像作女曲的方法。过十四天,豆上长出黄衣,簸去黄衣,晒干。干后又用水浸湿,湿的标准,用手捏着有汁从指缝里挤出来为好,随即盛入瓮器里。在地上掘个坎,让它足够容纳瓮器。在坎里烧火,把坎烧热,将瓮子放进坎中。拿桑叶盖在豉上面,盖三寸左右厚,瓮头上用东西盖严密,再用泥密封。过十来天,初步作成了,倒出来晒,晒到半干。又蒸熟,又晒。这样蒸晒三次,才成熟了。

酿制小麦豉的方法: 七月、八月里酿作,其余的月份作的不好。舂净小麦,磨细成面,拌进水,上甑中蒸。蒸汽馏上来够熟了,下下来,摊开,翻动着让它冷了,用手揉碎面块。所有在罨室中布置、覆盖等手续,都和作麦 作豉法第七十二 、黄蒸的方法一样。过七天,菌衣长足了,也不要簸扬,用热盐汤普遍均匀地洒上,让它湿润。再蒸,蒸到汽馏极熟了,倒出来,摊开翻动散去大热气,趁温暖时投落瓮中,用盆子盖好,放进穰秸糠壳堆里燠着保温。过十四天,颜色变黑了,气也香,味道也鲜美了,便成熟了。拿来捏成小饼,像酿酒的神曲饼那样,再用绳穿成串子,挂在屋里风干。串子外面用纸袋套着,免得被苍蝇、灰尘弄脏。用的时候,整个饼放进〔菜〕汤里煮,煮到汤的颜色够浓了,便拿出来。削去外层的粗皮渣子,依旧挂起来。一个饼可以煮用几次。热烘烘的,又香又美,比豆豉还强。把饼打破,热汤泡开来研碎了用,也可以,但是汤汁浑浊,不如全饼煮得的汤汁清。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